Thursday, December 29, 2011

民主已死??如何振興台灣的民主。

今日的閱讀一段訪談:http://www.eurozine.com/articles/2011-11-10-sierakowski-en.html

2011 年是全球變動的一年,除了中東的茉莉花革命之外,歐美各國在國債問題的陰影下,人民也開始感受到「民主已死」的危機。

文章中有一句話,讓我感觸良深。他說:「人民票投越多,擁有的權力卻越少 (the more you vote, the less you have)。」

沒錯,選前政治人物亂開支票,選後卻全然不需負責兌現,甚至妄做主張任意胡搞瞎搞。政治人物心裏想「既然不巧讓我選上了,人民又奈我何??」每當開票一結束,真正留給人民的就只有接著幾年中束手無策空嘆息而已。全球的民主政治的演進,在政治人物與財團的共犯結構摧殘之下,早就已經是奄奄一息了。

文章的討論針對民主的凋敝原因做成兩項結論:

  1. 問題的焦點被模糊 (台灣的政治人物總是聲東擊西,藉由烏賊戰法模糊焦點)。
  2. 群眾的力量被忽視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前行政院劉兆玄回應野草莓運動時露骨的說:只要忍耐幾天就行了。所有相關當事人,截自目前多數依然位居要津)﹞。

訪談問答雙方對於振興民主的共同結論,認清民主政治除了定期投票選擇行政代理人之外,更需要人民的高度參與。假如人民選擇靜默,民主就只有斷氣了。換言之,盡責的公民是民主政治發展的基石。

個人具有堅定的信仰,認為此番總統大選的「三隻小豬」運動隱含了上帝一個重要的揭露。包括歐美先進的民主國家,政府因多數政治人物收受鉅額的政治獻金已成為財團禁臠。而台灣這次的選舉卻讓我們看到,到處為特定政黨輔選的郭台銘也許富可敵國,那十幾萬隻的小豬所募得的金額在他的眼中不過是九牛之一毛。但是誠如民進黨蔡英文主席所說的,她所募得的是人心。「三隻小豬」運動中所彰顯人民的參與,假如可以持續堅持下去,台灣的民主政治必將成為全球的典範。

選舉一天一天的逼近,可以看到部分國人對於選情的焦慮。有人開始擔心會不會有類似去年五都選舉前夜發生令人難以預期的事情而影響選情。所有台灣人切不可掉以輕心,我們必須全力的維護選舉的公正性。深信有千千萬萬的小豬當做後盾,我們不會讓任何陰謀詭計得逞的。

個人對於選情抱持審慎樂觀的態度。我們卻必須認清,即使選舉的結果讓我們如願以償,那也只不過是一個開端。要振興台灣的民主,小豬依然必須向前行。反之若事與願違,雖然看似要走迂迴的道路,只要小豬不死,台灣的民主必然昌旺。

小豬向前行,小豬一定贏,讓台灣人以「台灣共識」用「現在決定未來」。

Wednesday, December 21, 2011

小豬向前行的五個基本目標

民主社會因為媒體的娛樂事業化,迫使政治人物為了提升知名度必須要學搞怪,當然就產生一些「趴待」的政治人物,使得真正符合人民需要的哲學家 (具有學習與治理能力的) 領導人成為絕種動物。

有怎麼樣的人民就會選出怎麼樣的總統,解鈴還須繫鈴人,本篇文章的作者提供小豬向前行的五個最基本的目標,距離大選開票還有 24 天,為了選出一位不會讓人民失望的總統。台灣人要大步的往這五大基本目標前進:

  1. Not until we learn to take ourselves seriously as persons;
    直到人民開始嚴肅的把自己當人看 (不是被當猴耍)。
  2. not until we begin to read and think with sincerity;
    直到人民願意用心閱讀與思考 (不要人云亦云,隨的媒體起舞)。
  3. not until we stop 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直到人民不再耽於娛樂乃至於被搞笑的丑角笑死 (不要迷戀裝可愛穿補釘的政治人物)。
  4. not until we seek rapport with genuine feeling; and
    直到人民開始熟悉自己真正的感覺 (不再只拿兩塊糖就想填飽肚皮),還有
  5. not until we rediscover the dignified grace of real learning.
    直到人民重新發現真正學習而得到受尊崇的榮耀 (不要只被他人當人看就喜不自勝,爽死)。


加油了。小豬向前行。

Tuesday, December 20, 2011

歐洲 - 1968、台灣 - 2012,小豬向前行

自由民主的進步沒有休止符。

假如我們將 1996 年第一次的總統直選視為台灣民主化的序幕,經過兩次政黨輪替,我們期待 2012 年有第三次政黨輪替,以建立民主社會責任政治的典範。接著台灣的所有王子與公主們可以就此過著幸福美滿的日子嗎??

答案是否定的。

直到向大野狼拿回所有權力之後,小豬必須繼續往前行。特別強調這裡所稱的大野狼並不是專指中國國民黨,而是所有不懂得分際,剝奪人民權力的政治人物與組織。台灣人要當家做主就是要將「權力隨身攜帶,片刻不可離身」。唯有如此小豬才能過著幸福美滿的日子。

也許有人一時不能了解小豬歷險記的意義,我們就以甫去世的捷克哈維爾總統與他所參與的東歐民主運動的故事來協助說明。

1989 年柏林圍牆倒塌,蘇聯解體並不是一個奇蹟,它至少是一整個世代努力的結晶。東歐、中歐鐵幕國家的民運人士,包括上周末謝世的捷克總統哈維爾在內,被通稱為「 1968 年班 ("the class of 1968" )」,顯示在 1989 年圍牆倒塌之前,整個對抗共黨極權的民主運動至少持續了 30 年。

昔日東歐、中歐不同鐵幕國家的青年志士,彼此串聯。他們使用地下工廠的印刷機 (samizdat) 印製傳單,散發反對共黨極權統治的訴求。他們所成立的「七七聯盟 ( 77 charer)」,除了必須逃避秘密警察的監視之外,還要忍受社會大眾鄙夷的眼光,他們認定這不過是一群遊手好閒,無事生非的狂熱份子而已,根本成不了氣候。

三十年漫長歲月的堅持讓他們掀開了鐵幕。

「革命」成功了,迎面而來的卻是一段漂浮的歲月,取代與共產黨間一對一對抗的是多元的紛擾。這些吃「共產黨奶嘴」長大的孩子,走上檯面,面對的不是勝利的喜悅,而是來自四面八方「似敵似友」的目標或對手。回顧過去,面對未來,他們對新生活開始產生了適應的問題。有的人受不了民主政治的吵雜,也些人憎惡資本主義的戀物情節,吵吵鬧鬧的、反反覆覆的又過了 20 幾年人事更迭的歲月。箇中涉及政治板塊、文化認同、領土疆域的變動,哈維爾的辭世可以說是「 1968 年班 ("the class of 1968" )」世代譜下一個句點,變'動卻依然是進行式。

近半個世紀的奮鬥,即使哈維爾的一生毀譽參半,然而眾所公認的是他對抗暴政的傳世心得。那就是權力是人民所當得的,台灣人要當家做主就是要將「權力隨身攜帶,片刻不可離身」。人民要勇敢的跟「不公不義」說:不。

相關連結:

Monday, December 19, 2011

認識捷克哈維爾總統一生對台灣民主發展的啟示

週末捷克前總統哈維爾辭世,以下一篇紀念文頌揚他一生對於民主與人權的貢獻。個人閱讀之後感覺認識哈維爾的一生可以帶給台灣民主發展重要的啟示,面對台灣民主未來的發展,個人簡單整理於下,希望台灣人民可以重視自己的權力,懂得時時捍衛台灣的民主自由。

題名:無權者的權力 (註:此乃哈維爾的一篇著作) - 懷念歐洲一位平凡的偉人。
全文網址:http://www.acus.org/new_atlanticist/power-powerless-memory-europes-great-ordinary-man


哈維爾在其所著「無權者的權力 (Power of the Powerless) 」中提到權力有無的分界並不是一條清楚的界線。每一個人在有權與無權之間都有持份。權力的行使必須經由權力的擁有者與權力的欠缺者間持續的互動來達成。

幾個世紀來,歐洲人努力的確保讓權力的欠缺者能有效的支配權力的擁有者,此乃民主的基石。

西歐的民主制度,外表上看似平和卻是危機四伏。雖然人民猶如生活在溫水中的青蛙,卻依然洋洋自得為居住在中歐與東歐的人不能了解自由的價值而感到不解。殊不知自己正受著各種詐騙的合約的支配,任權力的擁有者跟他們說:「只要讓我們擁有更多的權力與充足的預算,保證你們都有好日子過。」

哈維爾認為捍衛自由是民主社會人民「一生的志業」,他不認為人民必須在自由與破產之間做出抉擇,然若不得已,他肯定會選擇自由。人民為了不要落入政治人物的圈套,必須小心呵護著權力,將它隨身攜帶,片刻也不能離身 ( alongside the people, in the people, with the people)。哈維爾希望解除所有位居要津的人手中的權力。

哈維特深信,「小就是美」。在他的任內,由人民做主,他讓捷克一分為二,成為捷克 ( Czech Republic ) 與斯洛維克 (Slovak Republic) 兩個共和國。

回顧歷史,多數的獨裁者總是利用經濟的循環,使用各種口號,例如::「對人民有利 ( ‘for’ the people )或是「根據人民的意志 (in the name of the ‘people’),這些口號對集權統治下的中國與北韓的人民並不陌生;而民主的歐洲雖然說「人民是 (不管事) 的老板 ( 'we the people' ) 」,因為權力操在少數政治人物的手中,也成為道地的權力的欠缺者。

這三年多以來,台灣被中國國民黨「拼經濟」這樣的口號所蒙蔽,讓台灣的獨立自主面臨空前的危機。經過近半個世紀的威權統治,雖然人民自稱為「頭家老闆」,對於自己的自由與民主並不珍惜,因此大權旁落,隸屬於行政機關的公投審議委員會,竟然可以實質的審查否定直接民權,讓台灣人成為權力的欠缺者。這一次總統大選小豬要回權力,可要記得權力必須隨身攜帶,片刻不可離身。

Saturday, November 26, 2011

以探詢「台灣共識」有效的「拼經濟」

今天蘋果日報的頭條:《時代》評馬 經濟亮眼卻苦戰,個人沒有閱讀時代雜誌的報導內容,不理解為何一家國際知名的媒體會下這麼膚淺的評語。猜想時代雜誌應該只是轉述「它馬的」個人的說法,「它馬的」肯定在專訪中再度抱怨自己「好心沒好報」,責怪台灣人怎麼如此的 cynical ,全然不知感恩。

個人認為「它馬的」困惑基本上可以分兩個層次來探討,在淺層裡它顯示「它馬的」對於經濟問題的認知相當的膚淺,認為經濟的好壞可以由一、兩個總體經濟指數來描述。勉強湊個數字,就想蒙騙過關;若進入更深層的思維,則是因為它與大部分的台灣人生活在不同的空間裡,看得到的只是個人生活世界的「特例 (particular)」,而不了解台灣社會的「通則 (universal)」。

經濟問題錯綜複雜,財務的利得感覺上攸關生計,在一個均富的社會裡,相當程度上它可以做為一個有效的衡量指標。然而在一個階級流動停滯,貧富懸殊的社會裡,總體經濟指標所呈現的卻是一個偏頗的表象,它與現實有著相當的落差 (它以 1 % 試圖描述 99 %)。

在現況中,經濟問題的解決必須進入深層介面,而探詢「台灣共識」正提供了這樣的一個機制。台灣人在生活上感覺到不足,冀求改善而做成「希望清單」。然而因為資源的侷限,我們不能期望所有問題可以在一夕之間改觀,因此台灣人可以彼此分享希望清單,透過對話了解問題的本質以排定優先次序,然後群策群力逐步實踐以改善台灣整體的生活。

除了先前所提供探詢「台灣共識」四部曲 - 我的希望清單,今天提供尤恩、隆柏格一段演講的影片  (附有漢文字幕) ,它也說明如何透過探詢來制定解決經濟問題的優先次序,唯有如此才可以對症下藥與真實的人生產生必要的連結。

台灣人,不要再相信無能的政治人物的信口雌黃所開的空頭支票了,讓我們分享「希望清單」,有效的來拼經濟。


Saturday, November 19, 2011

以「台灣共識」捍衛民主自由 - (2) 什麼是自由??

日前我們討論什麼是民主,今天我們談一談什麼是自由?

通常官方對於自由的標準說法:「自由以不妨礙他人的自由為原則」,使用這樣的詮釋就產生了種種的「規範」來限制人民的自由。

以台灣為例,我們看到「核可制」的集會集遊法,它限制人民集會遊行的自由。更可笑的是,完全沒有民意基礎,行政機關轄下由 10 人組成,功能在審查公投案是否形式完備的公投審議委員,竟然可以喧賓奪主,實質的否決掉由十萬人聯署的公投案。我們不禁要問,台灣人你真有自由嗎??

台灣人要真自由,絕對不能接受這些假藉「社會成本」之名行限縮人民自由之實的做法。相較於百億花博與兩億多的 (惡) 夢想家這些空泛的、純粹燒錢的施政,我們若能以公投解決爭議性的議題,非但不會產生社會成本,反而可以讓人民經由充分表達「自由意識」,消弭不必要的爭端與內耗。

公投具有絕對正面性的價值,它是深化民主的投資,不是成本。

綜合上述,讓我們為「什麼是自由??」做出以下簡單的說明:

自由不是一個空泛的概念,它是一個追求改變的過程。我們不要故步自封,不要輕易向現實低頭。過程中藉由發掘問題,了解問題,然後逐步的改善問題。自由讓我們掙脫所有意圖要加諸在我們身上有形的、無形的「軛 (枷鎖) 」。簡單的說,自由就是追求改變。我們發掘生活的問題,尋求改善與解決問題以獲得自由。

以「現在決定未來」的「台灣共識」,讓台灣人各自提出「希望清單」,藉由「三人成黨、天天組新黨」分享彼此的希望清單,排定共識的優先次序,逐一落實,共創美好的未來。

台灣人,讓我們探詢「台灣共識」,捍衛台灣的「民主」與「自由」,我們要一個不一樣的台灣。

相關連結:

以「台灣共識」捍衛民主自由 - (1) 什麼是民主??

Saturday, November 12, 2011

以「台灣共識」捍衛民主自由 - (1) 什麼是民主??

第一步讓我們先討論一下,民主是什麼??

以台灣為例,目前我們定期的舉辦選舉。它就跟吃拜拜一樣熱熱鬧鬧的,大家群情激昂,甚至有人鼓吹「含淚、含血與含恨」的血淚交加的投票。然而選舉之後,原本可憑藉一張選票發揮「自由意志」予取予求的人民,開始接受自己所選出來的政治人物「領導 (或稱管理) 」,失去選擇,生活處處受到限縮,連要求基本的「國民待遇 (民權) 」都要看「自己」用選票所選出來政治人物的臉色。心中即使有再大的不滿,除了跪地陳情也只有默默的吞下去。最多最多,只有千方百計的「扣 in」所謂政論性節目吐槽一下,藉著口沫橫飛的所謂名嘴來取得精神的慰藉。

民主假如真就是這麼的無奈,豈不是很可笑嗎??

難道民主就是人民發揮「自由意志」選擇他人來限制自己的「自由意志」;民主政治就是因為人民沒有自信,自己搬石頭砸自己腳,花錢找一個「天王老子 (或稱救世主) 」來管理自己嗎??

這個迷思造成了民主制度的重大問題。

其實,真正的民主政治應該是「人民自己管理自己」。政治人物只是公僕。人民是有意志能力的主體 (subject) ,政治人物則只是代理人 (agent),人民透過選舉選擇政治人物代理人民實踐「人民意識」。選舉是人民「自由意識」的展現,理想的民主制度應該要能夠「天天選舉,日日選舉」讓人民遂行集體的「自由意識」,遇有不適任的政治人物,就可以隨時請他下台回家吃老米飯。然而因為選舉的成本過高無天天辦理,只得賦予政治人物任期。政治人物因為受到任期的保護,卻耍機巧在選舉期間亂開支票騙取選票,選上之後就忘了誰是老大,大肆擴權胡作非為,讓人民苦不堪言,甚至投訴無門。

探詢「台灣共識」提供了一個強化台灣民主的機制。台灣人可以「天天的、日日的」提出自己的希望清單,並且與其他的台灣人分享個人的希望清單,找出全體「優先」的希望清單 (「台灣共識」) ,讓政治人物選擇究竟要戮力的遵循台灣人的「自由意志」或是捲舖蓋走人,一分鐘都不要拖延。

為了捍衛台灣的民主,讓我們「天天的、日日的」探詢「台灣共識」

相關聯結:

以「台灣共識」捍衛民主自由 - (2) 什麼是自由??

Saturday, November 5, 2011

「台灣共識」才是真正的第三勢力

多數的台灣人對於目前台灣的政治環境與日益惡化的貧富不均狀況感到無奈,對於兩大政黨的候選人也都不全然滿意,我們殷切的希望尋求替代。只是目前檯面上不論“少爺”、“小姐”,或是已經被時代淘汰卻依然意圖不軌的“老管家” ,雖然名稱不同,除非有一個真正願意改變現狀的第三勢力的驅策與指引,他們都無法跳脫現有的體系。如此說來,到底台灣的未來在那裡呢?

閱讀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諾貝爾獎經濟學家 Stiglitz 的一篇文章讓我們可以得到一些啟發 。他藉由觀察突尼西亞、西班牙、埃及等地的茉莉花革命,乃至於新近的占領華爾街 (OWS) 運動,發現這些遍佈於世界各地的「革命」均有一個共同的主題,那就是: We are the 99%  (我們是沉默的多數)。以下的文字他歸納的一個重要的結論:

quote

...  electoral process will not set things right – at least not without strong pressure from the street ...
除非有來自人民強大的力量,選舉所產生的制度無法具備其應有的功能

unquote

現有體制,因為絕大多數人民 (99%) 的冷漠,讓社會資源與財富集中於另外的 1% (財團)的手中。讓他們藉由利益關說,影響政府施政,用以保護,並進一步累積他們的財富,使社會的不均日益惡化。這種由少數人以金錢財富所構築的政府,它的施政完全由少數人 (1% ) 的意志決定,忽視其他多數的意志,無法具備一個政府所應有的功能,它不會是一個好的政府。

根據  Stiglitz  的結論所得到的啟示,我們可以確定台灣不管是由“少爺”、“小姐”或“老管家”執政,若台灣人要有不一樣的未來,必須藉由探詢「台灣共識」  讓沉默的多數的希望被聽到,形成一股強大的勢力來引領台灣人前進,以建立一個公平均富的新社會。

這個「台灣共識」才是真正的第三勢力。

Sunday, October 30, 2011

探詢「台灣共識」四部曲 - 我的希望清單

「台灣共識」乃是藉由凝聚台灣人「集體的」希望來決定台灣未來發展的一個機制。它是一個讓所有台灣人的築夢平台;「台灣共識」不是由少數人決定,不同於中國國民黨一天到晚掛在嘴邊那個無中生有的「九二共識」;「台灣共識」不是那種假共識之名企圖箝制人民的思想與行為的教條式黨國餘虐,。

打破過去寡頭統治的思維,「台灣共識」包容整體台灣人的意志,讓台灣人真正自己當家作主。「台灣共識」讓每一個台灣人充分發揮自我,它是多元活潑的,它是動態的,它與時俱進的,它與時代接軌。

過去的威權統治的影響,讓多數的台灣人習慣於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生活,對於前述的「台灣共識」也許感到陌生,難以體會它的精髓之處。有人曾問如何凝聚「台灣共識」,在此我們就做一個簡單的示範,請大家跟著做,並協助凝聚台灣共識:

第一步:可以先列出個人的十個「希望清單」項目。(我在頁尾附錄中分享我「目前的」希望清單)

忠於自己,真心的寫出你的希望 。

第二步:排定優先次序:藉由檢視個人的希望清單,配合當前的需要調整清單項目的優先次序。

就現階段而言,我覺得我第一個要做的就是項目 (8),我把每天找零的錢存下來,做為圓夢基金;然後我希望推廣項目 (5),讓更多的台灣人認知自己的公民任務;如此項目 (4) 就顯得重要,要補正公投法讓台灣的民權更加的完備;我希望執行項目 (3) 讓台灣人走出黨國的幽魂的桎梏;我希望我的子女有個多元學習的環境,這是我以下清單中的第 (6) 個希望項目;我希望台灣人的生活環境與機能可以提升,因此我們可以推展項目 (7) 與 (2);為了族群的融合與國家的安全,在項目 (2) 之後我們可以尋求立法落實項目 (1);我們希望有一個公平、清明的社會因此我們推動第 (9) 與 (10) 項目。因此我目前的優先次序調整為 (8) → (5) → (4) → (3) → (6) → (7) → (2) → (1) → (9) → (10) [各別項目請見頁尾附錄]。

第三步:與所有台灣人分享清單。

這乃是「台灣共識」凝聚的主要階段,藉由各人清單的分享,了解彼此的需求,建立共同的希望清單,群策群力的逐一落實。此時可能隨著眾人的意志進行清單項目的優先次序的調整,若個人的希望較為獨特而落於集體優先清單之外,個人可以自行決定是否將該項目由清單中刪除,或選擇私領域的追求。例如有人選擇移居中國,他也必然可以得到台灣人的祝福。另一方面,假如個人認為自己的希望真的有利公眾事務,也可以詳細的進一步說明,以爭取新的認同提升它的優先次序。

第四步:定期的檢視,更新希望清單,並重新聚焦。

隨著需求的改變與希望的逐一實現,個人與全體可以循上述的步驟建立新的希望清單項目,凝聚「台灣共識」,讓自己的生活更有豐富,台灣人的生活更民主。

附錄:

我目前的希望清單 [新的優先次序 (8) → (5) → (4) → (3) → (6) → (7) → (2) → (1) → (9) → (10) ]:

  1. 我希望未來的台灣總統必須是台灣出生的。
  2. 我希望台灣的行政區域要重劃,以均衡的發展「在地經濟」,徹底廢省讓台灣沒有「外省人」。
  3. 我們要求確立國家識別系統,根據民法國家最高擁有權的精神,要求中國國民黨立即更改黨旗、黨徽,不得模仿冒用。
  4. 讓我們補正公投法,限縮公投審議委員會職權,除「形式審查」之外,不得「實質審查」公投提案。
  5. 台灣人要做一個為自己負責的公民 (citizen) 不要只做一個一心想享樂的消費者(consumer)。
  6. 台灣的高中生在他們「黃金學習」的歲月裡可以有更多的學習選項,反對填鴨式的必修四書五經。
  7. 我希望台灣可以重新進行產業規劃,發展新的競爭力,遠離汙染與破壞生態的產業。
  8. 讓台灣人不要看輕自己,台灣人不要政治人物「領導」,讓我們自己「現在決定未來」,每天找零的錢存下來,我們就可以救台灣。
  9. 政府應該專注於服務的功能,減少不當的決策。推行公平稅賦,妥善規劃相關的職業訓練,培養台灣的競爭力。不要以獎投或稅負優惠讓大企業享受「社會主義式的」社會服務支助,賺了錢只中飽自己的荷包,出了事則拿納稅人的錢紓困。造成一的不公平的社會。
  10. 「陽光三法」的修法,落實公務員財產來源不明罪。還有通過黨產條例,確實監督政黨財產的使用。

Saturday, October 22, 2011

「台灣共識」 與社會公義

幾天來在書臉的版面「徵求」台灣共識,我們共同追求台灣人整體的「希望清單」,以下是相關的連結:

http://www.facebook.com/52taiwan/posts/10150440955043593
http://www.facebook.com/52taiwan/posts/10150439583268593
http://www.facebook.com/52taiwan/posts/10150438666823593
http://www.facebook.com/52taiwan/posts/10150437592993593

身為台灣人,謙卑而不暴進,我們實事求是,卻對未來充滿希望。在這裡我們力圖排除膚淺的藍、綠二元對抗,包容多元的聲音。過程中看到一些獨特的見解,例如 @ Lai Shu Lin 所提出的「滅台」的希望,這個驚悚的用語根據他的闡述,是把北京 [走] 狗滅台的希望打成原型。雖然我們不一定贊同他所使用的詞彙,卻支持他「誠實」的說出他自己的心願。我們老友 @ 侯晴耀 ‎則提出 (1) 馬路要符合國際標準,(2) 自來水達到國際生飲標準,(3) 食品安全達到國際標準,(4) 垃圾車主動收垃圾,人民不必等這些民生議題。相信它們反映了許多台灣人共同的心聲。

我們希望更多的台灣人可以分享他的希望清單,讓我們經過溝通,排定優先次序,共同實現一個多元民主、安和樂利的台灣。一如我們先前所說的,「台灣共識」的本質與目前在全球各地綻放的占領華爾街運動一樣,它們都唾棄既有的政治系統 (Political disobedient) ,它們都是公民自決的活動。

今天紐約時報的一篇相關評論中提供約翰羅斯 (John Rawls) 正義論的幾個重要概念,個人認為我們可以如下加以闡述,以協助我們共同凝聚「台灣共識」:

  • 最初起點 (original position ):台灣是台灣人全體所共有的。
  • 公眾論壇 (public reason ):一個多元溝通的對話平台,在此台灣人放空自己,拋棄所有的預設立場。
  • 重疊共識 (overlapping consensus):重新和泥,重新再做,不斷的打破藩籬,讓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達成 #007F7F 的境界。

    文章出處:http://opinionator.blogs.nytimes.com/2011/10/21/rawls-on-wall-street/

羅斯的論述中特別區分了理性 (the rational) 與 合理 (reasonable) 的差異,他強調公義社會在於辨證的過程中必須擁有同理心,「合理的」包容意見不同的人的觀點。一個公義社會是建立在多元論理的溝通「平台」之上,而不是限制在人為道德標準的「框架」之中。

末了,讓我跟大家分享一段禱告詞,讓我們共同努力的追求它的實踐:

     Calling God  祈求主
     We pray for our country and our community where division rules over
     unity
     我們為國家與社會的合一禱告
     For our government that pulls at extremes and fails to see all who are
     falling through the gap
     為受制於特權族群,未能洞察弱勢需求政治體系禱告
     For our leaders who prefer rhetoric over action
     為只會逞口舌之利卻不知應有作為的政治人物禱告
     For our people who are content to be consumers rather than citizens
     為只貪圖享受而不知克盡公民義務的人民禱告
     For the voiceless and invisible who wonder when will we be heard and
     seen?
     為沒有聲音被社會整體忽視而不知何去何從的人禱告

讓我們齊心努力,凝聚「台灣共識」,為一個更和諧、更美麗的新台灣禱告。

Saturday, October 15, 2011

占領華爾街與「台灣共識」

占領華爾街已經演變成為全球性的活動,萬民要向壟斷的國際性企業說不。有人認為這將是共產主義的一個反撲,

http://www.facebook.com/52taiwan/posts/10150429283868593

對於這樣的說法,我們予以保守看待。

今天芝加哥大學政治系系主任在紐約時報為文:
http://opinionator.blogs.nytimes.com/2011/10/13/occupy-wall-streets-political-disobedience/

將 這樣的活動定義為對所有政治系統的唾棄 (Political Disobedience),他期待這樣的活動可以跳脫冷戰以來共產主義與市場經濟的意識形態之爭。作者明白表示,不論是共產主義所使用的公有化管制 (regulation)或是市場經濟的去管制(deregulation)任憑大型企業胡搞,其實只是使用不同化名的分身,它們的結果都是將資源集中在 少數人的手中。

他認為 (也許應該說他期待) 未來將是藉由新的對話來改變現狀,徹底擺脫這兩種宰制的系統,讓資源做最成最平等與有效的運用。他認為這不是一種教條式的做法,而是一種溝通機制,在一個既定的平台之上,因應實際的狀況,經由擺盪來辯證出最適用的系統。當然,這是一個動態的機制,經由充分的溝通,更可以讓系統得以與時俱進

看到這裡,個人認為這正是「台灣共識」的精髓之所在。「台灣共識」不是死板的教條,它既不是藍,也不是綠,它恰似藍、又似綠,在全光譜各種顏色之間來回擺盪以得到類似「# 007F7F - 台灣的生活世界 」的模式。

此時此刻,我們不知道占領華爾街運動最後是否會受到政客的把持,不過這位教授所主張的卻是一個「智慧」,一個蘊含在大地之間的智慧,我們可以藉由觀察大自然的現象得到驗證。

例如壓力差的形成,雖然一時造成兩邊的拉擠,最後的結果是經由壓力的釋放達到一個新的平衡狀態。更明顯的一個案例是在我們將一瓶藍色與一瓶綠色的墨水丟入一個魚缸水中,那兩團墨水必然會迅速的擴散,充分的混合,成為一個類似 #007F7F 的新顏色。

就台灣的現況而言,國民黨賣的是 1945 年前的貨色,所謂台獨基本教義派試圖販售的是被國民黨「強暴」之前的台灣,而目前真正的台灣,那 70 % 以上的台灣,卻是找不到兒女的台灣。

認識「母親台灣」



做為所謂知識分子,大家應該體會蔡英文提出「台灣共識」的用心,它以和解代替對抗。我們的目標不是少數頑抗的保守派份子,讓我們啟動對話來尋找到真正的「母親台灣」。時間不多了,讓我們學習李筱峰教授,終止政治評論,一起探索「真正的」台灣,讓更多的人認識那個民主多元的台灣。

加油了。

Sunday, September 25, 2011

集中火力 - 就是要「台灣共識」

傳播「台灣意識」必然會遭受阻力,對方仗勢著媒體的優勢多數會採取烏賊戰術,甚至刻意使用一些荒誕不經的惡意指控試圖激怒我們,使我們陷入無謂的爭論中試圖模糊焦點 - 我們將他們這種奧步稱之為「邱氏戰法」。他們也花錢雇了一批所謂的「網軍」,專門跟你耍嘴皮牽制你的戰力,千萬不要讓他們得逞。

不要讓「扁維拉」戰法或最近有關蘇嘉全祖墳的問題模糊焦點,他們既然可以大埔毀田、可以拆除義美廠房,就有絕對的實力「依法行政」的,就讓他們繼續倒行逆施,我們不必忍耐太久的。

選前 110 天,讓我們卯足全力,傳播「台灣共識」 - 現在決定未來 - 就是要「他馬的」下台,其他一律免談。

注意使用自然平順的語氣,讓我們收起拳頭,以「台灣共識」取代「棄馬保台」,以「台灣統一」來說明台灣人獨立自主的意願。對於「沒有耳朵」的人,我們就跺下腳上的塵土,留下優雅的背景轉往他處繼續傳佈「台灣共識」。

分享:
福音傳播 - 學習保羅所樹立的典範
淺談「台灣共識」

Saturday, September 24, 2011

淺談「台灣共識」

台灣歷史 100 年,還是 400 年??歷史兜不攏,怎麼辦??誰欠誰,或是誰幫過誰,互有長短,這是無法清楚清算的。過程中也許有人感到委屈,不過誰是誰非,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多方當事人無法做出彼此服氣的評斷。

所幸,無論是在自然科學或是人文科學的研究裡,存在有一個真理無用論 (Deflationary Theory of Truth) 的理論,它說明真理沒有加值性,真正有價值的是真理探詢的過程中所伴隨的進步,即使窮一人有限的生命是無法探究宇宙的真理的。

無論過去誰是誰非,對台灣人真正重要的是現在的我們何其有幸共同擁有一個自由、民主,百花齊鳴的台灣。所有台灣人都想要維持這樣的一個台灣。這一點相信是完全沒有爭議的,我們因此稱之為「台灣共識」。苟有不同意見者,我們也歡迎他們提出看法。

任何人過去或有委屈,我們歡迎他誠實的說出來,讓我們一起竭盡全力的來回復台灣的歷史。我們卻也要認知:

     歷史不是用來翻舊帳的,歷史是要協助我們創造未來

過去發生的事,好的要發揚光大,不好的要避免重蹈覆轍,藉此讓我們能夠為一個更美好的未來做好準備。前事不忘,固然可以做為後事之師,但是也不要為千古的懸案一時弄不清楚而裹足不前。而且歷史也沒有必然性,因為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它一直在變,面對瞬息萬變的時代,堅持五千年前發生無從考證的事是不務實際的。讓我們把握當下,建立更民主、更安定的台灣。

「台灣共識」就是「現在決定未來」。

註記:為了台灣的未來,請大家收起口水,努力傳播「台灣共識」,不要做無謂的爭辯。這裡有一個不錯的傳播典範。

福音傳播 - 學習保羅所樹立的典範

Friday, September 9, 2011

什麼是科學精神

啟蒙以來,人類文明有了重大的進展。不可諱言,很大的部分文明發展確實可以歸功於現代化的實驗科學。它讓我們看到很多我們過去未曾見過的現象。大家享受科學進展所帶來便利之餘卻也不是全然沒有後遺症。

人也因此產生見為憑的不當期待,充塞資訊良莠不齊,沒有適當的篩選,會對肉眼所見的一些幻象信以為真,造成許多被詐騙的危機。許多所謂的「實驗數據」其實只是一些不具備意義的數字,或是根據既定結果編造的。看到的只是一些非常膚淺的現象,必須了解真正的科學實驗的精神,才可以做有效的篩選與解讀。

什麼是科學精神?基本上科學精神具有以下五項的特質:

1. 好奇心 (curiosity)、2. 誠實 (honesty)、3. 準確 (accuracy)、4. 精確 (precision) 與 5. 嚴謹 (vigor)

好奇心讓我們在看見之後還要追求細節,並且提出質疑;誠實的科學實驗結果惠清楚的標示實驗條件,並且提供已知的例外;準確的資料必須具有可重複性, 精確的實驗必須提供實驗數據的統計資料,當然嚴謹的實驗數據必須有足夠的樣本數與必要的交叉比對。

大選將屆,個是民調滿天飛,多數只供參考,人們必須本著科學的精神,才可以免於被操弄利用。

結尾,在自然科學裏有一個著名的「海森堡測不準原理」,它告訴我們實驗數據只是「實驗測得」的數據,不是「實際的」數據,通常是不完全準確的。

諾貝爾物理學家費曼博士 (Dr. Feynman) 在加州理工學院的一篇講稿,對於科學精神有很精闢的分析,可以多多參考。

Cargo Cult Science
http://calteches.library.caltech.edu/51/2/CargoCult.pdf

台灣共識 - 現在決定未來

以下連結文章提供一些觀點,非常值得現階段的台灣人省思,個人就理解的心得翻譯寫成,讓我們據以凝聚「台灣共識」:

http://unfinishedscript.wordpress.com/2011/09/07/faith/

文章的標題是「信仰」,基本上闡述面對不定的未來,我們需要改變一些「舊」的習慣。一開始談到幾個心理學的概念。主要有所謂的 distinction burst ,它的意思是斷念,也就是人一開始對於改革也許興致勃勃,但是幾番的挫折,人就可能會放棄希望,被歷史的洪流吞噬。

作者提到一生奉獻的泰瑞莎修女的人生也曾經對上帝產生「憂慮」,作者將這樣的憂慮稱之為 Sacred Doubt,我將它翻譯成「神聖的憂慮」,下面的文字釐清一個重要的觀念,我提供雙語版本,希望大家可以深入的理解。

quote

 “In these days, when certainty not only undermines our search for the truth and our capacity to love but threatens us with destruction, perhaps what we need is the type of doubt Mother Teresa felt—sacred doubt—that births humility and compassion that paradoxically proves faith more than any creed or dogma.”

現實的生活不只阻礙我們對真理與愛的追求,更隱含著毀滅的威脅,我們需要擁有泰瑞莎修女一樣的憂慮 - 神聖的憂慮 (sacred doubt) - 藉由啟發謙卑與熱情來強化信仰  (譯者按:憂慮讓我們感覺無助,了解除了信靠上帝別無其他選項,就是再憂慮也不放棄希望,保有盼望的意思。換句話說,就是在信仰下的憂慮)﹞。

unquote

為了超越現況,我們必須藉由對願景 (未來 的信仰,或稱盼望),它不一定是宗教式的信仰,甚至不需要是具體的,它只是一種圓夢的信念。過程中我們也許需要有人來帶領協助我們凝聚共識,整合我們對未來的盼望與可能的憂慮,做為計畫推動的參數。

特別說明,共識不是行政領導人間的共識,因為在民主國家,政治人物可以隨時加以替換。共識的形成必須經過公開的辯論,必要時得尋求民主的機制來協助做成共識。在共識的凝聚過程中,政治人物只是引言人,提供共識形成所需要的相關利弊得失分析資料,他們沒有權力替人民做成決定。

第一步要認清形勢勢險峻的,接著是要保持高度的彈性,因為我們面對各種的可能性,然後要設定目標,排定優先次序,步步為營,群策群力,往共同的願景邁進。

Thursday, May 12, 2011

對付盜匪的妙招

遇到盜搶匪怎麼辦??躺著挨打,任人宰割??

當然不是。

以下是一般人都必須具備的基本常識:

第一、不要出入不良場所,要與盜匪保持距離。
第二、不要做不必要的挑臖。
第三、找更多人一起合作,一起抵禦盜匪的侵犯。
第四、在法制的社會裡我們也可以報警處理?

看到今天執政的中國國民黨,遇到中國這種強匪,竟然連這種基本的常識都沒有,還敢一天到晚大小聲嗆所謂的「中國政策」,台灣人真的要提高警覺。

我們可以體會中國國民黨是怕共匪的,因為他們的長輩吃足了苦頭,輾轉流亡到台灣來,使他們產生莫名的恐共症。過去台灣得以在「大國」的威脅之下存活到現在,並且可以發展出今天民主社會的雛形,功臣絕對不是蔣氏父子,或者他們所謂的哲人,應該是任勞任怨的台灣人。

怕共匪就是要團結台灣人。

面 對甘心與盜匪中國來往的中國國民黨,台灣人在 228 事件曾給它悔過的的機會,但是他們不知悔改到今天還死守中正廟,甚至利用紀念館更展的機會竄改歷史;2008 年台灣人給中國國民黨 700 多萬票,讓他們有機會擺脫流亡政府的包袱,它們卻是變本加厲,抱得更緊。甚至因為他們膽怯,他們不了解民主政治政黨輪替的常態,怕被輪替只有面對台灣選民 的考驗,一方面找個「大國」撐腰,危及台灣的安全。另一方面,不顧社會可能的爭議,在選舉迫近之日,倉促的想要更改選制。中國國民黨的行為又與盜匪何異?

台灣人,面對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兩個狼狽為奸的盜匪,無需畏懼,我們運用一般防盜的常識,一起將它們清除即可。

Saturday, April 30, 2011

學一句英文,並上一堂民主課

禮拜天開了電子郵箱瀏覽信件,紐約時報傳來一篇文 章,標題為"Essay; The Coming Together",字面上這個標題平淡無奇沒有吸引我,吸引我的是作者 William Safire,一位已經過世的專欄作家。因為當天有工作要做,我就剪了下來貼到我的文字檔。整理好郵件開始當天預定的工作。

星 期一早上,交了作業。心情沉澱下來想說看看昨天的剪報,一時還忘了存到那裡去,還好那個檔案我以“0000.doc"的擋名存了起來。Safire 是尼克森的撰稿人,生前在紐約時報有一個 On Language 的專欄,經常討論一些文字的有趣用法讓我很懷念。開宗明義的一句話: Nothing concedes like concession. 就讓我陷入長考,Sa"FIRE" 一把火燒過來不知道要賣什麼膏藥。翻了字典名詞語動詞意義相同,加一個 nothing 似乎有了比較的意味,“沒有比讓步更卑微的襟懷”,大概是這樣的意思。

搞定了通關密語就開始讀正文,這是一篇很短的評論, 卻攸關著民主政治的運作。2000年美國總統大選,計票到最後一分鐘分不出高下,大概是布希贏了 popular vote,在佛州有選舉人票的爭議,高爾提出驗票。你知道嗎佛州的州長是當選人布希的親弟弟,還好這是美國,若是台灣我猜測已經發生「南北戰爭」了。驗票 沒有結果,怎麼辦?由大法官會議判決因超過驗票時限,停止驗票。看扁案的憲法官司就知道,我敢保證台灣的大法官不敢這樣判。於是布希當選了。最令人玩味的 是佛州﹝布希老弟當政的一州﹞法院將驗票期限由原來法令規定的四個星期縮短為兩個星期。

這個故事讓我看出一身冷汗,阿扁的兩顆子彈連、宋亂了幾個月,假如美國這場選舉爭議發生在台灣,豈不是死人,而且災情搞不好比 921 大地震還嚴重。天佑台灣。

回過頭看一個句子,強調高爾沒有跟對手惡言相向,他說:

''I accept the finality of this outcome. . . . I offer my concession,'' he said gently, not flinching from the painful word. ''This belatedly broken impasse can point us all to a new common ground.''

他接受選舉結果,承認敗選,希望打開僵局,大家形成新共識。

中間還提到副總統高爾身兼參院主席,在參眾聯席會會上宣布布希當選,依規定要逐州唱票,攝影機的焦點集中在唱到佛爭票數時,高爾眼神的近照特寫。

我終於了解 Safire 這句 Nothing concedes like concession 的意思,那就是「認輸就是要真正的認輸﹝認輸到底,沒有操作空間了﹞」。學了一句英文,也上了一堂民主課。

回過來我想到台灣剛結束的五都選舉,經過中國國民黨的操弄,民進黨的席次不如預期。蔡英文接受選舉結果,被藍營的政客與媒體名嘴譏笑為懦弱,許多選民對於民進黨的做法也是加以口誅筆伐。不管你屬於哪一個陣營,請還給蔡英文主席一個公道。

做錯事的是執政黨的治安與媒體管理機構,受委屈得是民進黨,怎麼唉罵的是民進黨?這是甚麼天理?

讓我們一起為蔡英文主席的民主風範表現拍拍手,希望台灣跟著進步,類似連、宋之亂危害社會安定的事情不要再發生。民進黨的委屈,明年立委選舉與2012總統大選,人民幫他們討回公道。

相關連結:
http://select.nytimes.com/gst/abstract.html?res=FB0810FA355B0C778DDDAB0994D8404482&scp=10&sq=safire+%22coming+together%22&st=cse&nl=todaysheadlines&emc=ab1

Thursday, April 28, 2011

由聖經的觀點談台灣的中國政策


蔡英文提出「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論述,藍色媒體斥為空洞。

個人引用聖經馬可福音十五章 2 節經文: 「彼拉多問他說:你是猶太人的王嗎?耶穌回答說:你說的是。」耶穌基督以「你說的是」這四個字說明了一切。其後耶穌基督面對祭司長多方的指控均不做答,以致讓彼拉多都覺得希奇。

耶穌基督已經清楚的表明:「我是猶太人的王」,與其繼續多費唇舌,耶穌基督選擇實踐,以他的寶血為世人提供救贖。

部份國人會質疑,中國會同意「和而不同」、「和而求同」嗎?

假如中國忽視台灣與中國的不同現實,不願意「和」,只是一昧的想要併吞台灣,那麼也就多言無益。台灣與世界的主要國家均沒有正式的外交關係,沒有中國,台灣依然可以活得很好。

台灣的中國政策就是:「和而不同」、「和而求同」。

由民進黨初選論「和而不同」與「和而求同」

民進黨初選落幕,蔡英文以極些微的差距勝出。兩個小時不到,勝利者謙卑的向對手致敬,失利者也坦然面對,並傳送祝福。表面上看來蔡、蘇兩人一團和氣,果真他們前嫌盡棄了嗎?

當然不是。但是藉此讓我們看到一個「和而不同」的清楚事例。

兩個抓對廝殺的對手,在兩個鐘頭不到內變得行禮如儀,乃是因為存在有一個更高的價值的驅策,那就是團結的選民要求「和」的力量。讓他們即使「不同」,也只有「和」了。

相同的道理,選民未來要讓這些人「和而求同」以獲取最後的勝利,絕不是七嘴八舌的指定副手,而是要團結一致根據一個建立「安和樂利」台灣的高層次價值來鞭策候選人。

附帶說明,台灣與中國若要在「不同」中求同,所憑藉的決不是經濟利益的馬斯洛底層的需求,而是追求民主與尊嚴普世的價值。

讓我們與世界愛好和平的人一起來「和而不同」、「和而求同」。

Saturday, April 2, 2011

認識「母親台灣」

自從民主化以來,台灣民智大開,不同於戒嚴時代威權體制下的一家之言,進入一個百花爭鳴的社會,這本來是一個進步的現象。

但是近 20 年來,台灣人普遍感到焦慮。因為脫離了奴隸的桎梏,一時間卻不知道「家」在何處。這個認同上的錯亂,讓原本水乳交融和樂的社會氣氛,因為溝通不良而產生相當的爭議。可恨的是為政的人為了本身的利益,未能思考台灣永續經營的必要,反而為了鞏固權利,刻意製造的對立,分化這個社會。

個人回想過去的生活﹝沒有中國的日子﹞,思索台灣未來的出路,認定所有台灣住民必須著手建立一個,# 007F7F - 台灣的生活世界

最近偶然接觸到已故美國女性作家 Gloria Anzaldua 的作品 Borderlands/La Frontera - The New Mestiza 得到了深層的領悟,似乎也幫助我了解的台灣的困境何在。

Anzaldua 為墨裔美人,她的成長經驗與當代的台灣人有類似的背景。因為多重文化的薰陶,讓她產生認同的錯亂。長輩遺言希望可以葬在先逝伴侶的身邊,但是原有家族墓園的土地已經被白種人侵佔了,圍上了鐵絲網並且貼上告示,凡入侵者必遭槍擊。

對於 Anzaldue 的遭遇,目前的台灣人,無論你的認同是「屏東楓港」或是「化獨漸統」必然有切身的感受。經過一生的掙扎, Anzaldue 終於走出歷史的陰影,找到個人的認同。我將她的理路理解之後歸納應用於台灣的現況,相信有助於台灣人找到真正的認同。

許多人稱台灣為母親,因為台灣生我養我,化育我們。然而「母親台灣 」卻是一個令人混淆的名詞,她具有三種面相﹝我使用 Anzaldue 的用詞﹞:

  • 貞潔的「母親台灣﹝終戰前的台灣﹞ - 目前所謂的台派多數有這樣的認同。
  • 被強暴的「母親台灣﹝戰後的台灣﹞- 這比較傾向所謂藍軍的認同。
  • 找不到兒女的「母親台灣」 - 這是現況的台灣。

台灣人若能認清目前無論藍、綠通通是「不認親娘的的不孝子」,我們是不是應該停止爭吵,一起來認識這個慈愛的,卻找不到兒女的「母親台灣

Friday, March 18, 2011

以幸福取帶財物

去年七月四日前後,閱讀一篇探討美國「獨立宣言」精神的文章,有感。做成以下理解與翻譯。

美國獨立宣言中,湯瑪士傑佛遜 ﹝Thomas Jefferson﹞參考洛克﹝Locke﹞:生命、自由與財產﹝life, liberty, and property﹞的三項人權,將它進一步的提升為生命、自由與幸福﹝life, liberty and happiness﹞,以反抗箝制人民追求幸福權力的殖民政府。

幸福一詞來自於亞里士多德,他認為人追求幸福是人的必然天性,本無需特別強調它為人權的一部份。湯瑪士傑佛遜特別在獨立宣言中以幸福權取代財產權,我們可以體會殖民地的政府將人民視為奴隸的心態本質。

事實上,美國獨立宣言提出之前、美國人與殖民地政府事實上已經交戰年餘,本無建國的打算,純粹只是對於統治者施為不滿的抗爭。它的可能結果也許只是現況的改善,而讓原來的奴隸宰制系統存留下來,那就沒有今日的美國。

「幸福」的希臘文,eudemonia  具有全人類成長﹝human flourishing﹞的深層意義,重視「人之所以為人」的概念。民主政治中,我們藉由投票換掉帶給我們不幸福的政治人物,希望改變我們的幸福指數。然而,若原本的系統沒有改變,人的活動依然受到限制,沒有全人的發長。

湯瑪士傑佛遜將財產權改成幸福權,將勞動力的報償,提高為精神層次的滿足。台灣人經過 2000 年一次政黨輪替與 2008 年的 二次政黨輪替,依然普遍沒有幸福感。經驗告訴我們要獲致「真正的幸福」,光是政權輪替不夠的。我們要從根本擺脫殖民統治的奴隸系統,讓台灣人格得到充 分的滋養﹝fully flourished﹞,有尊嚴的爭取到必要的「國民對待」。

Saturday, February 12, 2011

李敖,大師??

請注意以上命題中我使用了問號,而且連續用了兩個,這表示我不只很質疑且完全不認同。

所謂的大師乃是建立新學術典範的人。過程中,這些大師也許提供一些舊典範無法說明的現象以彰顯新典範的必要性,通常他們不會直接否定先前的學說,只是陳述舊學說的不完備性與拘限性。李敖以「直接否定」龍應台的一本書來證明自己是大師,卻對於存在於台灣的中正廟與他那些正在台灣做怪的幽魂餘緒一點辦法也沒有,如何足以稱大師呢?更好笑的是李敖竟然以「速度」做為決定大師標準,他以自己 40 天的寫作時間對應於龍應台的 400 天來証明自己是大師。事實上,據我所知龍應台的書出版已經遠遠超過 400 天了,李敖根本是胡說八道,連想自稱「速食李大師」都嫌證據不足。

相對於建立新典範的大師,說實在的李敖真的連幫他們洗腳都不夠資格,研究「中國現代史」的學者應該站出來說一說話。

李敖記者會雖說鬧劇一場,卻也提出一個此「中國」非彼「中國」的問題。為了爭取廣大的讀者群,李敖說我住中國,我是中國人,他明白的否定有「中華民國」的存在。我們不能說李敖的論述邏輯是正確的,不過他這段話確實說明他所認知的中國,與一般台灣人所認知的中國是不同的。我們尊重李敖的選擇,請他去換發中國護照,也請他搬去住沒有爭議的中國,也許有利於書本的銷售量。

Sunday, January 30, 2011

民主政治不是「哲人」政治

18 趴風雲,因為台銀行員透露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接受優退存款的待遇,媒體不檢討這個制度的公義性,反而開始檢討蔡英文的「人格完美」性,這真是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事。

我不能保證蔡英文的「人格完美」,事實上也不期待蔡英文的「人格完美」。但是純粹就公務員優退這件事來說,個人認為無損於蔡英文的「人格完美」。她跟成千上萬的具備資格的公務員一樣,在現有的制度下領取 18 趴,其他人沒事,她又何來道德瑕疵?不公不義的是公務員優退這個制度,具有人格缺陷的是藉由國會優勢企圖「偷渡」立法的,以馬英九為首的中國國民黨執政團隊,與其怠忽職守未盡監督之責的多數立院。不是嗎?

上述所謂「人格完美」的政治人物,翻開世界民主政治發展史,倒也從來沒有出現過。華盛頓砍櫻桃樹的故事已經被確定為造假,甘地的自傳一再承認自己的弱點。而最近美國國會新科議員就職,朗讀憲法,不得不避開尷尬的條文,因為標榜自由、平等的美國建國英豪,竟然在憲法中規定黑人只能算成五分之三的人(美國憲法 Article 1, Section 2, Paragraph 3)。傑弗遜本身擁有數百名黑奴,亞當斯雖然沒有擁有奴隸,同意奴隸不等於「人」,沒有任何一個美國獨立宣言的簽署人的視野足以締造今日的美國民主社會與制度。雖然這些人對於人類的文明都有重大的貢獻,他們卻都不是「人格完美」的人。

只有在專制的統治下的,為了合理化統治者的正當性,才會塑造統治者的「人格完美」。即使自稱為民主政黨的中國國民黨,卻還以推崇過去 50 年戒嚴統治的一些所謂的「哲人」來彰顯該黨對台灣的貢獻。常被提及的名單包括蔣氏父子、還有台灣經濟奇蹟的所謂「創造者」,如孫運璿、李國鼎之屬,三不五時就來個懷舊情懷,向選民討人情。當然,另一方面也顯見現在該黨的當權者都遠遠不及這些「哲人」。

台灣人民被告知,台灣人之所以有今天都是拜這些「哲人」之賜,台灣人要感恩圖報,就是要讓中國國民黨千秋萬世一直執政下去。台灣人最好惦惦的的拼經濟,不聽話小心被中國打。

台灣的奇蹟真的都是因為這些「哲人」的神力,而其他人民只會吃、喝、拉、撒、睡嗎?台灣人真的是這樣嗎?

看到世界整體民主文明的發展史,台灣人,這種說法絕對是神話,不是事實。

幾年前看到天下雜誌一篇文章,討論二戰之後戰敗國德、日,何以可以快速的復興,有一段話:

quote

... 德、日是由一群平凡的國民,造就出不平凡的國家 ...

unquote

相對於「哲人」希特勒將德國帶向敗亡,只有成千上萬的平民百姓才是國家真正復興的力量。所謂「哲人」不過是站在勞苦工、農階級的汗水之上吃香喝辣的人,就像許多目前在台灣領 18 趴的那些人而已。

民主社會沒有「哲人」,事實上我們要反對「哲人」的統治。經由定期的選舉,讓人民選擇代理人根據授權處理政務。人民必須認知,這些代理人不是天神下凡,他們沒有通天本領。因為沒有存在「人格完美」這檔事。我們甚至可以斷定所有的政治人物,無論過去或是未來,露骨一點的說,不是「滲尿的」,就肯定是「滲屎的」。人民頭家為了國家的永續經營,社會的安定,必須念茲在茲,時時刻刻給予政治人物嚴格的監督,絲毫不得倦怠。人民老闆必須保有權力可以隨時將不適任的人更換下來,進行政治的興革,藉由經驗的傳承來邁向康莊的民主大道。

Tuesday, January 18, 2011

和平的真意

這個禮拜一是美國的金恩博士紀念日,牧師講道引用金恩博士 1964 年接受諾貝爾和平獎的講稿,我在此也就閱讀該文所受的啟發做了報告
但是真正讓我推敲很久的是很少被引用講稿結語一段文字,我認為金恩博士藉此闡述他對「和平」的觀點﹝vision﹞,和平是一個怎樣的意境呢?也許我們可以討論一下。

Quote

I think Alfred Nobel would know what I mean when I say that I accept this award in the spirit of a curator of some precious heirloom which he holds in trust for its true owners - all those to whom beauty is truth and truth beauty - and in whose eyes the beauty of genuine brotherhood and peace is more precious than diamonds or silver or gold.

unquote

文字很抽象,他說明和平獎的真正有資格的擁有者 (true owner) ,是那些認為 beauty is truth and truth beauty 。傷腦筋,甚麼叫做美,我不知道,加上 truth 當形容詞更是難了。雖然在目前台灣的狀況似乎誰的聲音大,誰就代表 truth。很多人對此並不服氣,也造成很大的爭議,這種 truth 絕不是金恩博士所嚮往的和平的境界。

翻開書本查一查,根據 deflationary theory , truth 在人間並沒有價值的,它無法提升人生的意義。基本上等於是說人間不存在有 truth 這件事,這豈不是也等於說明世界上沒有真正的和平嗎?金恩博士受獎得當時,美國黑人依然受到不平等的對待,他們正在爭取自己的人權。

即使是二戰後舊金山和會所創建的聯合國,依舊為強權把持無法為世界做公正的仲裁。

因此金恩博士認為自己是以和平的孕育者﹝curator﹞的角色來接受這個獎,傳達了真正的和平雖然是美好卻遙不可及的訊息。但是每個人都不能放棄,而應該做為和平的孕育者,尊重人性,為人類的手足情誼和平境界犧牲奉獻。

我試著為這一段文字做翻譯,覺得很難傳達那種境界,大家一起努力一下。

我們翻譯如下:

Quote

諾貝爾先生遺志設立基金,特別為那些認為美就是真,並且崇尚真正美好人生的人設立了這個和平獎,他們認為人類真正的情誼的美好與和平的價值遠高於金、銀、美鑽,而我只能以這種精神維護者的角色來接受這項殊榮。

unquote

據此,我願意為和平的意義提供個人的見解。和平近乎真理與完美,它雖然遙不可及。就是因為它的珍貴,每一個人都應該效法金恩博士的精神,傾一生之力挺身做一位和平的孕育者。

同樣的道理,雖然民主政治的現實只是「滲尿的換滲屎」,總是讓人感到失望。就是因為真正民主的珍貴與難求,每一個人都應該傾一生之力挺身捍衛民主,不論我們的力量是多麼的微小。

Sunday, January 16, 2011

和平的改革

感覺上人權鬥士金恩博士的忌日是美國除了聖誕節以外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今天閱讀了金恩博士 1964 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的講稿,有了不錯的啟發。

台灣的藍、綠對抗也許沒有美國六○年代的種族對抗的嚴重,金恩博士的和平改革手段,使美國免去第二次的內戰。台灣的族群要融合,這裡有許多可以取法的地方。

以下是幾個重要的概念:

quote

... nonviolence is the answer to the crucial political and moral question of our time - the need for man to overcome oppression and violence without resorting to violence and oppression. ... Negroes of the United States, following the people of India, have demonstrated that nonviolence is not sterile passivity, but a powerful moral force which makes for social transformation.  ... The foundation of such a method is love.

unquote

我們無需以暴制暴,美國黑人、印度均證明非暴力手段並非是被動沒用的,而是一個社會轉型的利器。...  愛是這一切的基礎。

quote

... right temporarily defeated is stronger than evil triumphant. ...

unquote

真理被短暫的擊敗,只會讓它變得比邪惡更堅強。

quote

When our days become dreary with low-hovering clouds and our nights become darker than a thousand midnights, we will know that we are living in the creative turmoil of a genuine civilization struggling to be born.

unquote

確實,我們感到台灣面對前所未有的黑暗,這也是台灣新文明誕生的最後掙扎時刻。我們期待台灣的民主可以取法美國,進行和平的改革。過程也許艱辛,但是我們無可逃避。

Thursday, January 13, 2011

「自主選民」 - 我們不是中間選民

最近接觸所謂的 boundary theory 讓我更加確定所謂的中間路線絕對不是「討好」路線;「中間選民」也不是可以隨變討好的選民。事實上他的立場是更加的超凡,他們對現狀感到不滿,他們希望改變現狀。

真正的中間選民既不偏左,也不偏右,堅持理想。他們的投票取向旨在於爭取主導的位置,以求改善生活與社會風氣。卻不是待價而沽,可以藉由摸頭、討好加以收編的。他們的具體做法是藉由多方對談,尋求折衝方案,以改變的現狀。
真正的「中間選民」堅持改變。
上述的選民除了追求更好的改變之外沒有任何預設立場,隨著情況的需要調整投票方式,看似忽左、乎右因此被冠以「中間選民」的名號造成很大的誤解與混淆,因此我建議將堅持自我,致力於追求美好生活的人正名為「自主選民」。

當「一中各表」或「憲法共表」沒有辦法凝聚共識,也沒有辦法改善台灣的亂象。為了更美好的台灣,「自主選民」一定要主導替代路線才能開創新局。

Thursday, January 6, 2011

挑戰歷史,更要挑戰自己

今天算是一個有趣的日子,一大早接觸到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有一位大學教授重新出版馬克吐恩的兩本著作,「湯姆歷險記」與「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他為了抹平歷史的傷痕,將馬氏文中的 nigger injun 兩個字,分別更改成比較中性的 slave  Indian。這種「善意的」修改,不只竄改了歷史,也失去創作的精神。

創作的文本,反應出創作的背景,馬克吐恩在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卷末還特別加了一段方言使用的說明。vernacular 也是文學批判的重要依據。

此地說明歷史與文明這些先人的智慧是現代人的重要的參考教材,必須加以重視,歷史不容竄改,也不可以忘記。

幾個小時之後,不經意的接觸到尼采的一段話:

Quote

What does a philosopher demand of himself first and last? To overcome his time in himself, to become “timeless.” With what must he therefore engage in the hardest combat? With whatever marks him as a child of his time. Well, then I am, no less than Wagner, a child of this time; that is, a decadent. But I comprehended this, I resisted it. The philosopher in me resisted.

Unquote

我將對這段話的理解以漢文整理如下:

哲學家對自己最終的要求為何?
克服“時代”在自己心中所造成的影響,成為一個穿梭時空的人。
為達成這個目標,人所面臨最艱辛的挑戰為何?
那就是要挑戰成長的記憶。
跟所有的人一樣,我們繼承這個時代。我們理解它,但是要抗拒它。讓活在我們心中的哲學家抗拒時代的陰影,走向創新的未來。

最近所謂「建國百年活動」又引發歷史的論戰,有所謂「台灣四百年」與「民國一百年」之爭。聽說早在一萬兩千年前,亞洲人即通過白令陸橋移民到美洲大陸。人類的活動如此的頻繁,我相信台灣的歷史絕對不只四百年。歷史沒有完整的記載,甚至部分內容被惡意的掩蓋引發了許多的爭議,台灣人也遺失了許多生活的智慧。但是塞翁失馬,相對於尼采,台灣人算是天之驕子。我們要抗拒的過去不多,讓我們記起教訓認真的面對未來吧。

末了,忽然收到「臉友」絕交的通知如下:

Quote 

你是[準南宋偏安亡國文人暨溫情主義極端幼稚者].很遺憾我無法跟你做朋友 

Unquote

所幸,以下的一段話安慰了我受傷的心

Quote 

One of the goals of dialogue is to have our opinions rationally challenged in such a way that we might change our minds. True dialogue is changing one’s mind.

Unquote

我對這段話的理解:對話的目的不是在自說自話,而在改變自己。讓自己的想法以一種被洗腦的方式合理的、嚴格的被挑戰。

總結今天的學習歷史的價值是前人的智慧,現代人藉由挑戰歷史,開創新的未來。

先顛覆自己的歷史吧!!






Saturday, January 1, 2011

# 007F7F - 台灣的生活世界

今天元旦,不經意的一大早在 FB 之上遇見「失散的」老同學。有一段時間沒有聯絡上,以為是「中國」讓我們遠離了。真相其實是自己多心,同學有了高就換了工作,使用他舊公司的電子郵件當然要吃閉門羹。這個錯要怪自己,絕對不能賴給「中國」,不是嗎?

同學在 FB 上貼了他今晨五點鐘參加了元旦升旗典禮的照片。看了照片讓我感覺得很羞愧。口口聲聲愛台灣這個「國家」,我實在應該自嘆不如。

當然,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問題。台灣人對於台灣這個國家有錯誤的認知。我們認為台灣就像右圖所示這樣的一個國家。因此有人定義了一個「天龍國」,自然就會有天龍國以外的「外邦人」的存在。真相若果真如此,那倒也不錯,生活在  ( #0000FF )  與   (# 00FF00)  的人,就像美國人跟日本人一樣,一邊一國。 雖然利益不同,偶爾有爭論,日本人吐完美國人口水,回過頭來看到自己的家人、國人,可以過正常的社交生活,兩邊的人都有幸福美滿的日子。


現實生活中台灣人是無法分你我的。台灣人生活在一個類似左圖一個 (#007F7F) 的生活世界﹝Lifeworld﹞中,也就是「你的泥中有我,我的泥中有你」的世界。純視覺的感覺來說,這個世界應該相當的祥和,大家都是一家人,一起對抗外侮,一起賺外國人的錢,一起利用外國人的廉價勞工,一起創造國際的競爭優勢,一起行銷台灣品牌。

事實上,台灣是世界的公民,它與世界接軌的地方顏色應該更柔和,台灣人願意與世界各國的人彼此平等對待,和平相處,

我知道部分台灣人對於目前使用的「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因為國徽與中國國民黨的黨徽容易讓人產生混淆﹝註:個人就無法清楚的區分﹞有意見,而不願意參加元旦升旗儀式。為了解決這個「小小的爭議」,我們建議中國國民黨更改黨徽,並藉此進行一次黨內改造。然而若中國國民黨一意堅持它的傳統,那台灣人也可以藉著這次建國百年的活動,共同建立一個 ﹝# 007F7F﹞新的識別系統,同時也藉由討論擬定新生活世界公約,一致對台灣重新做一次忠誠宣示,這也將會是台灣一次難得的重生機會。

讓所有台灣人民攜手同心共同建立一個和諧的﹝# 007F7F﹞生活世界,這應該是慶祝國百年最有意義的活動。 (# 007F7F) 是個人對 2011 年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