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政治講究人民的參與,最粗淺版本就是以數人頭來表徵民主。在成熟度不足的民主社會裡,所謂「票票等值」的選舉成為民主的核心。為了「勝」選,經常聽到的就是「團結」的呼籲。甚至病態的訴諸人民放棄裡想,「含恨、含淚、含血」的投票。這樣的民主運作,獲勝的總是極少數的政治菁英,人民,無論你的政治光譜為何,永遠是輸家,只不過是會吐口水的死老百姓。
以上一段文字,呈現了民主的諸多謬思:
- 人民只能透過選舉參與民主嗎?
- 選舉真的票票等值嗎?
但是最荒謬的卻是因為選舉所衍生出「團結」的概念。
什麼是團結??在勝選考量的思維之下,必須匯集最大民氣。團結,就是爭取多數的人放棄理想,採取一鼻孔出氣,讓這個社會只有一種聲音,沒有其他的雜音。
假如一個社會只有一種聲音,怎麼會有民主的參與呢?團結,因此是反民主的,它是民主的殺手。團結根本就是另類的專制,一種媒體的專制。民主社會應該是鼓勵多種聲音,讓大家透過集體的訴說﹝collective discourse﹞,一起發揮想像力,創造最大的可能性。也唯有如此,才可以達到「票票等值」與「全民參與」的民主。因此在民主社會裡,我們應該唾棄團結。
人們也許會質疑七嘴八舌之下怎麼談民主,這樣的國家麼會有效率? 答案是若沒有七嘴八舌那算民主。我們可以一個「合一」的概念來促進民主的效率,那就是對於「真﹝truth﹞、善﹝goodness﹞、美﹝beauty﹞」的人生合一的追求。
真、善、美猶如三個相依為命的姐妹,缺一不可。當它們被人強制拆散時,就會以一種奇怪的報復心理,將其他兩個姊妹一起給毀了。
- 當 truth 被單獨分離出來,它只是一項被用以對付對手的武器。
- 當 goodness 被單獨分離出來,成為膚淺的道德主義,不問真理只是談非說是,這就是那厭惡意識形態的爭辯。
- 當 beauty 被單獨分離出來,成為後現代主義華而不實的藝術,它的創作完全受精進主義﹝資本主義與其所豢養的政治菁英﹞所駕馭,訴諸矛盾與政治議題,只是以特效吸引觀眾。
目前台灣社會的意識形態之爭,就是 goodness 被人與它的兩個姊妹拆散所產生的後遺症。使用所謂「歷史的道統」、「大是大非」、「只問黑白,不問藍綠」的障眼法來述說一種卓越性﹝goodness﹞。藉此呼籲團結,以排除異己。這正是台灣民主停滯不前缺乏效率的癥結所在。
要解決台灣的民主亂象,擺脫令人厭煩的意識形態爭議,絕不是使用「團結」進行消音,反而應該提倡真、善、美的「合一」對抗「團結」。要學習藉由開放性的討論探詢真理,包容多元的論述來豐富生活的美學。讓「真、善、美」三個姊妹可以快樂重聚,如此一來,我們不只是效率提高了,擺脫了意識形態,我們的視野也更寬廣了。
註:三姊妹的論述參考: Hans Urs von Balthasar, The Glory of the Lord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