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30, 2012

政治不是眾人之事

政治是攸關個人利益的事。

一般人的錯誤的認知,以為「政治乃是眾人之事」,意謂它與個人無關。認為社會現況七嘴八舌難有效率,為能改變無可避免的需要有行動者。但是卻忘了自己就是一個手腳健全的行動者,通常接受政黨或社運團體所提出一些意識形態的用語,也就是一些語焉不詳的概念,受了文字詐術的誤導胡亂的選邊站。這些受委託的行動者,不過是與我們一樣擁有雙手雙腳的人,忽然變成「使命必達」的天神,不計任何代價對抗委託者 - 「眾人」 - 的意願,以「全體」的利益為名,任意的調整規則,以成就統治的意圖。

這種錯誤認知下的政治就由少數人,宰制多數人的命運。統治階級為了落實統治的意圖,必須教化人民犧牲個人的利益,以換取團體最大的利益。殊不知這裡所謂的團體其實是統治集團與豢養他們的資本家這個團體,人民則永遠是被宰制的輸家。

要扭轉這個不利的地位,人民就要改變「政治乃眾人之事」這個錯誤的認知,了解其實「政治是攸關個人利益的事」。人民為了不想當被宰制的死老百姓就是要自己捍衛自己的權力,將權力隨身攜帶,片刻也不可離身,唯有如此才能為自己爭取到最大的利益。

即使是床地之事,本質上也是一種權力的鬥爭,它跟議會或是革命的騷亂一樣的政治。若一昧的採取家長制也許換得表面暫時的和諧,然而因為多元受到壓抑,非但造成人際的衝突,也喪失的多元的想像力。來自不同家庭背景的配偶要組織一個健全的家庭,首先要彼此尊重,評估所有成員的能力與興趣,在對等的條件下,透過溝通建立生命共同體的認知,齊心「合一」創造最大的利益。推廣這種生命共同體的家庭組織觀念,可以成就一個有效率的社群,甚至可以擴大到國家的層面。

所以我們說:政治是攸關個人利益的事。每個國民為了個人,為了營造一個生命共同體,每個成員都要做一個有愛心、有能力、盡責的公民。

Friday, September 28, 2012

以真、善、美的「合一」對抗民主的殺手 - 團結

民主政治講究人民的參與,最粗版本就是數人頭來表徵民主。在成熟度不足的民主社會裡,所謂「票票等值」的選舉成為民主的核心。為了「勝」選,經常聽到的就是「團結」的呼籲。甚至病態的訴諸人民放棄裡想,「含恨、含淚、含血」的投票。這樣的民主運作,獲勝的總是極少數的政治菁英,人民,無論你的政治光譜為何,永遠是輸家,只不過是會吐口水的死老百姓

以上一段文字,呈現了民主的諸多謬思:


  • 人民只能透過選舉參與民主嗎?
  • 選舉真的票票等值嗎?

但是最荒謬的卻是因為選舉所衍生出「團結」的概念。

什麼是團結??在勝選考量的思維之下,必須匯集最大民氣。團結,就是爭取多數的人放棄理想,採取一鼻孔出氣,讓這個社會只有一種聲音,沒有其他的雜音。 

假如一個社會只有一種聲音,怎麼會有民主的參與呢?團結,因此是反民主的,它是民主的殺手。團結根本就是另類的專制,一種媒體的專制。民主社會應該是鼓勵多種聲音,讓大家透過集體的訴說﹝collective discourse﹞,一起發揮想像力,創造最大的可能性。也唯有如此,才可以達到「票票等值」與「全民參與」的民主。此在民主社會裡,我們應該唾棄團結

人們也許會質疑七嘴八舌之下怎麼談民主,這樣的國家麼會有效率? 答案是若沒有七嘴八舌那算民主。我們可以一個「合一」的概念來促進民主的效率,那就是對於真﹝truth﹞、善﹝goodness﹞、美﹝beauty﹞」的人生合一的追求 

真、善、美猶如三個相依為命的姐妹,缺一不可。當它們被人強制拆散時,就會以一種奇怪的報復心理,將其他兩個姊妹一起給毀了。


  • truth 被單獨分離出來,它只是一項被用以對付對手的武器。
  • goodness 被單獨分離出來,成為膚淺的道德主義,不問真理只是談非說是,這就是那厭惡意識形態的爭辯。 
  • beauty 被單獨分離出來,成為後現代主義華而不實的藝術,它的創作完全受精進主義﹝資本主義與其所豢養的政治菁英﹞所駕馭,訴諸矛盾與政治議題,只是以特效吸引觀眾。 

目前台灣社會的意識形態之爭,就是 goodness 被人與它的兩個姊妹拆散所產生的後遺症。使用所謂「歷史的道統」、「大是大非」、「只問黑白,不問藍綠」的障眼法來述說一種卓越性goodness。藉此呼籲團結,以排除異己。這正是台灣民主停滯不前缺乏效率的癥結所在。 

要解決台灣的民主亂象擺脫令人厭煩的意識形態爭議,絕不是使用「團結」進行消音,反而應該提倡真、善、美的「合一」對抗「團結」。要學習藉由開放性的討論探詢真理,包容多元的論述來豐富生活的美學。讓「真、善、美」三個姊妹可以快樂重聚,如此一來,我們不只是效率提高了,擺脫了意識形態,我們的視野也更寬廣了。 

註:三姊妹的論述參考: Hans Urs von Balthasar, The Glory of the Lord

Thursday, September 27, 2012

認識死老百姓

要知道什麼是死老百姓,先要了解什麼是政治?

有些人認為政治是關於「牛」群,與個人無關。倒楣都是別人的事,特別是那些自找麻煩的笨蛋。只要明哲保身,火總是不會燒到高級的自己。

也有人認為政治是群體間的鬥爭,靠的是打群架,拼氣勢。爭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因為贏者全拿,聰明的人要選邊站,跟著「牛」一起走。 

政治講究行動。要帶動「牛」群需要有願景的行動者,或稱領導者;這些人看穿了「牛」到了北京還是「牛」,對「牛」彈琴沒有意義,轉變成為目的不擇手段的獨裁者。這樣的信念下政治沒有常軌,領導者沒有不能有效改變的事,沒有法令與社會現實是恆定而無法變動的。

多數人選擇當「牛」,這樣的環境之下的產物就是死老百姓。

死老百姓總是覺得事不關己,對於公眾事務漠不關心,在政治人物意識形態的操弄之下,委身當「牛」,胡亂選邊站,只希望可以遠離麻煩,圖個耳根清淨。讓政治人物總是得以彈性的「依法行政」,違背人民的意願,任意跟改法令,遂行他們的意願。

死老百姓雖然是一隻「猛虎」卻自願當「牛」,遇到「猴群」總是覺得自己勢單力孤,除了觀望與等待,唉聲嘆氣之外一點皮條也沒有??

死老百姓無論自己覺得有多能幹,只能坐在戲台下,看著三流的演員在台上荒腔走板的演出,在台下自己吐口水罷了。

我選擇「脫離」死老百姓,不要當「牛」,開始天路歷程。

Friday, September 7, 2012

建國之路 (一) – 民主藍圖

喧騰一時的阿拉伯之春已經過了一個寒暑,敘利亞的強權還在做最後的困獸之鬥,人民獲得初步的勝利。雖然埃及辦了大選,慕斯林兄弟會贏得選舉,人民還在奮鬥中。

大西洋雜誌﹝Atlanticist) 有一篇以「民主就是紀律與自制力 (Democracy is Discipline and Self-restraint) 為題,提供的諍言。我們建國在即也可以從其中得到啟發,因此加以翻譯整理。

多數人忍受委屈與羞辱,不敢建國,乃是因為怕死。作者於是以莎士比亞凱撒大帝的一段話開始它的本文:

Cowards die many times before their death,/ the valiant never taste of death but once,/ of all the wonders that I yet have heard,/ it seems to me most strange that men should fear,/ seeing that death, a necessary end./ will come when it will come.”
懦夫死前多次死/勇士免嚐死滋味/多種困惑裏/人似該怕死/知悉死必無可免/該來之時就將來
說明建國的必要,無需無謂的恐懼,需要的只是堅持。


接著作者揭櫫九大自由:

  1. 思想、言論的自由
  2. 藝術創作的自由 
  3. 科學研究的自由 
  4. 宗教的自由 
  5. 免受壓迫的自由 
  6. 免受無端受監禁的自由 
  7. 免受受警察監控與酷刑的自由 
  8. 向政府表達意見與批評政府的自由 
  9. 女性的平權與自由
可見「自由」乃是民主國家的基石,它不是死板的制度,需要有好的教育系統來教導人民講理、科學與包容。為實踐自由,落實民主,作者特別諄諄的呼籲阿拉伯世界的菁英與知識份子,要收起仇恨,倡導寬容,即使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個人認為這對人民有非常重要的啟發,建國時我們要捍衛所有人的自由,我們要發揮最大的耐心與愛心。建國是全民的努力,不是靠律法或英明的領導人達成的。

接著作者談論民主的政府組織,他說:

  1. 受歡迎的政府必須了解,不是政府要做什麼,或是要求人民做什麼。要點是不要叫人民做政府不想做的事,例如:要人民共體時艱,自己卻做夢想家。 
  2. 受歡迎的政府,拒絕將自己的不能承受的負擔加諸在他人身上。例如:流亡政府的包袱。 
  3. 自由不是任意做為對待社會中的不同族群,例如特定族群領 18 趴,其他族群乾瞪眼。

真正的民主的政府必須「舉劍對抗」任何企圖任意剝削利用「個人」的團體。

民主講究的是紀律與自制力。它雖然採取多數主導,多數卻不會侵犯失去政權者與他追隨者的權利。民主講究法治。所謂法治是執行人民選出代表所訂的法,然而當這些代表踰越憲法所規定的權分,或是法律被曲解,能有一個獨立的司法機關來指正違憲的行為。法治社會執法要確實,不可以有多重的標準。

有關於資源的分配,民主要有透明的資本主義。裙帶關係的資本家造成貪婪的五鬼搬運,與貪腐的財閥,利益專屬於政治正確的人。民主是經濟與政治的公平競爭。

總結的說,民主不是只有選舉﹝多數主導) ,而是要公平的對待所有不同宗教或種族背景族群:民主是一個讓每一個人民感覺被完全的包容,而且受到同等的尊重;民主是一個紀律與自制力的制度,但是它在文化上卻尋求妥協,創造最大的空間。

相關連結:

不要讓「拼經濟」成為民主的殺手

馬政府一天到晚大小聲,好像「拼經濟」他最行,為了「拼經濟」要台灣人乖乖的「吞」下去。台灣的經濟卻跟所謂藍軍縣市長的滿意度一樣,在亞洲 12 國吊車尾。馬式「拼經濟」根本拼掉了台灣的國本,應該快快請他下台了。

GDP 在亞洲吊車尾也就算了,你感覺你的工作更安全了嗎?你覺得你受到應有的尊重了嗎?你覺得你的生活更和諧更快樂了嗎?

答案絕對是否定的,馬式「拼經濟」根本就是民主的殺手。


現有經濟學的理論,多數為了解決 1930 年代大蕭條所發展出來的,是一個非常膚淺的科學,它甚至無法區別需要與需求。經濟的成長被當做終極目標來追求,沒有跟所謂的「好生活」做有效的關聯,屬於一個非人的科學。

實際上,「拼經濟」的成效不能使用成長率或 GDP 這些簡單的量尺來量度,一個有價值的經濟「好生活」至少需要考慮的七個要項:(1).健康、(2).安全、(3).尊嚴、(4).人格、(5).與自然的和諧、(6).友誼與(7).休閒。今日的台灣,富者坐擁豪宅,一般的勞工階級整年不吃不喝的收入還買不到一間廁所。此外,夾在中間的,還有成千上萬被房貸與卡債壓得喘不過氣的人。這樣的慘狀不是簡單的 GDP 所能展現的,所以說台灣的經濟現況遠遠比 GDP 吊車尾更苦不堪言。

馬式「拼經濟」的口號除了摧殘台灣的民主之外,這種短視近利的經濟政策根本無法應付跨世紀挑戰,它們包括地球暖化、資源的耗竭與人口﹝老化與成長﹞的問題。台灣人子孫的生存權也受到了剝奪。

台灣,不管你使用那一個名稱,必須正視這個滅種的危機。


Monday, September 3, 2012

走出文化戰爭 (Cultural War) 的泥淖

今天學到的一個新英文名詞 - Culture War (文化戰爭),這是兩個相互排斥文化價值的對抗,在美國泛指的是保守派與自由派的抗爭。是個無解的爭辯。
台灣這些年的經驗告訴我們,無法叫中國人做台灣人的道理,其實就跟台灣人不願意做中國人的理由一樣的簡單,這是根深蒂固的 cultural warfare。即使在美國自上個世紀 30 年代開始,在宗教問題、教育問題、族群問題、... 吵了近一百年也從未止息過,今年美國大選共和黨與民主黨的紅、藍對抗更是到了水火不容的境界。
這種 cultural warfare 的產生多數是因為議題過度簡化,使人無法對於相關的問題做有深度與廣度的討論,人民胡亂選邊戰,彼此叫罵卻忽略的大家原是休戚以共的生命共同體。
這樣的事並非是台灣的專利,上個世紀 60 年代的美國,人們也為什麼叫做「美國人」吵得不可開交呢。
所以台灣這麼多年吵來吵去的其實不是「政治問題」,而是「文化問題」。 我們就以「旺中」案為例,抗爭的原因乃是人民對以下可能不良結果的憂慮:
  • 媒體的壟斷
  • 人民知的權力可能被剝奪
  • 台灣多元的文化被壓抑
  • NCC 獨立機關怠忽職守
  • 媒體生態與新聞品質的問題
  • 人民對旺中資本結構的疑慮
千萬、千萬,我們不要讓這個事件被簡化成

>>
「你很大,我不怕」 對抗 「反民粹,大無罪」 的文化戰爭 <<
讓我們清楚的將諸多的疑慮提出來,一方面進行監督,一方面尋求改進,這樣問題才有解決的機會。
避免 Cultural War ,專注於特定的議題,讓「它馬的」無法打烏賊戰,這是我們對抗這個爛政府的不二法門。
加油了。

讓我們卯足全力「保台」吧!!

所謂的台派﹝或稱本土派﹞其實有相當多樣的光譜,不一而是。例如個人非但不見容於部分的「英們」,「反英們」也怪我為小英講話。尤有甚者,在 Facebook 上有一個稱為「台灣人、什麼是台灣人,誰可以當台灣人」的社群還自棄於我這個正港的台灣人呢。各路人馬,即使各有主張,卻似乎聚焦於所謂的「棄馬保台」。但是仔細思考,個人認為「棄馬保台」這個說法根本是本末倒置的,也讓我們模糊了問題的焦點。

其實「保台」,才是我們真正的訴求,「棄馬」只是「保台」的必然結果。反過來說,光是「棄馬」卻無法確定可以「保台」。「棄馬」根本是一個附屬議題,卻被優先處理,不只模糊焦點,也將問題轉化成為藍、綠對抗。事實上,「保台」是純粹的保護家園,無論藍、綠,絕對不會有人願意將自己的家園平白的拱手讓人。因此為避免不必要的爭議,強烈建議卯足全力「保台」,無須刻意強調「棄馬」,雖然那是必然結果。

不管它馬的如何的目無法紀、無能,現行的制度下,在 2016 之前它馬的是必倒的。只要台灣的主體性越高,它馬的氣勢越弱,就會越早倒台。為了叫它早點打包滾蛋,台灣人實在應該多花點時間討論一下「保台」的重要性。我們要認真探討台灣面臨什麼樣的危機呢?我們應該如何破解這些危機以達到「保台」的目的呢??不要花太多時間理會滿意度只有 18 % 的廢料,「保台」成功,它馬的自然會被廢棄的。 

如何「保台」?? 

這個涉及多方的主題,目前都被「棄馬」這個假議題給模糊掉了,為了「保台」,我們應該致力於以下的幾個重要議題:

  1. 國際上,我們要增加「台灣」的能見度。 
  2. 教育上,我們要與國際接軌,藉由多元的比較研究提升國民獨立思考與理性分析的能力。 
  3. 司法上,我們可以陳水扁總統的案件,探討目前司法的問題,尋找革新的空間。 
  4. 經濟上,我們要走出舊思維,除了消費的物質訴求之外,我們由人文的觀點思考永續經營的可能性。
    ...
即知即行,讓我們發揮「民粹」熱切的討論,卯足全力的致力於「保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