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13, 2010

沒有「中國」的日子

小時候就讀台北市一所知名的私立中、小學,開始接觸一個新的族群。起初因為慣用母語,部分普通話走音,成為同學取笑的對象,覺得委屈,為此還打了幾次架。還好這個適應期不長,很快的同學間就水乳交融,一起成長,一起學習,也一起吊馬子。雖然偶而聽到父執輩對外省族群有些批評,同學相處卻感覺不到族群的隔閡,幼小心靈存著一絲不解的疑惑。

同學雖然都是台灣出生,卻有不同的「籍貫」。到同學家玩,會聽到一些不容易聽懂的口音,遇到的卻都是慈祥的長輩。在同學家也讓我們享受到不同口味的菜餚,至今還是回味無窮。

高中、大學,即使大家就讀不同的學校,也經常保持密切的連繫。後來有機會出國求學,九年同窗之誼,依然是身為異鄉客的重要精神支柱。我們彼此交換心得,彼此打氣,彼此傾訴以紓解壓力。

這是美好的往日。一個沒有「中國」的日子。

那個日子裡舉「﹝台灣﹞國」高唱「反共抗俄」的口號,中國就是敵國,我們誓言與「漢賊不兩立」。大家只有槍口向外,被懷疑與中國有交往,忠誠檔案都會有紀錄。當兵的時候,輔導長還關切過我的紀錄,只是因為在那十多年前,家父曾在日本一場商業聚會席中不經意的接觸一位親中人士。那段日子裡,只要沒有中國,就不會有事。

成長的日子裡,台灣退出聯合國,與美、日等重要國家斷交,面對一切的挫折,我們被要求效忠中華民國,以對抗中國。那段日子裡台灣的經濟突飛猛進,頂好商圈旁的水溝蓋了起來成為忠孝東路,當時重要的地標愛群大廈很快的就掩埋在新建物之中。我的零用錢也由每天十元成長到一百元。沒有中國,那是一段美好的日子。

曾有朋友的舅舅旅居美國,到中國探親,回程也來探望台灣的親友。我受邀參加飯局,飯後他分享返鄉的經歷,他說有滿山滿谷的人排隊來拿錢,末了除了自己親生的姊姊跟他說了聲謝謝以外,他沒有感受到故鄉那種家的的溫情。幾十年過去了,同學舅舅當時落寞的眼神,至今依然清晰可見。

隨著台灣的民主發展,長大的我們也可以投票了,我發現同學間的投票傾向有差異。但是民主社會,每個人有獨立行使投票的權力,為了台灣好,我們做出自己認為最好的選擇。雖然投票給不同的人選,沒有中國,我們還是好朋友。

一直到所謂的「大國崛起」,台灣與中國的流通一時昌旺起來,中國依然是以一千多顆飛彈對準台灣的敵國。不知何故與中國統一卻變成熱門話題,而對敵國有疑慮,或質疑台灣如何與中國對等來往,或憂心台灣的安全話題卻成了朋友間的禁忌。朋友不再無所不談,幾十年的友誼,只因為可以公開談論中國這個敵國就疏遠了。多了中國,日子變了,好日子不見了。

中國無論在軍事上、經濟上、國際上處處打壓台灣。中國也讓幾十年的老同學疏遠了,告訴我沒有中國真的活不下去嗎?真是懷念沒有中國的美好日子。

Sunday, December 12, 2010

此「中國」,非彼「中國」,戳破「野蠻中國」的面具

近日台灣國史館有關民國百年人物所產生的爭議,清楚的說明此中國,非彼中國。「中國」這個名稱的誤用與濫用正撕裂著台灣社會。

馬政府施政不佳,只能無恥的以「中國」與「阿扁」這兩個議題作為遮羞布。

看到許多「好」朋友,即使阿扁已經被監禁了兩年多,還天天以咒罵阿扁「麻醉」自己;面對「中國」這塊講不清楚,說不明白的神主牌,就像被幽魂纏身一樣,渾身無力,縱使對於馬政府的昏庸與無能有極大的不滿,也只有默然承受,「敢怒而不敢言」,令人不禁心生憐憫。

「中國」到底是甚麼東西?就讓我們講清楚,說明白。

多數台灣人民具有「中國情結」,正確的說法應該是「思鄉情結」,一種家族世代傳承對故鄉傳統的思念與憧憬。這是一種無可厚非情感,就台灣這個文化多元的海島國家來說,我們應該鼓勵並加以發揚,以豐富台灣的文化內涵。就像每年紐約市的愛爾蘭裔所舉辦盛大的聖派翠西節大遊行,還有各地不同族裔的節慶,它們不只增添當地的風情,促進不同族群間彼此的了解,也帶來豐富的商機。

相對的,台灣民主化以來,以目前馬英九為代表的政治人物,惡意操弄以上所說的「中國情結」,營造一個既不具備國家實體,也沒有文化特質的「幽魂」,它正在撕裂著台灣社會,甚至危及台灣的國家安全。

傳統的「中國情結」具有文化的特質,它有包容性,我們稱之為「文明的中國」,應該加以發揚;而近年來撕裂台灣的「中國」是一種以類似法西斯主義的黨國幽魂所借屍還魂的狹義國家主義,缺乏包容性,我們稱之為「野蠻的中國」,必須加以破除。

「文明的中國」充塞於日常生活之中,它無影無形不容易加以明確的界定。膚淺的「野蠻的中國」只要稍加留意,很容易戳破它的假面具,讓它無法作怪,繼續危害台灣社會。我們列舉一些新近的新聞事件,以認識「野蠻的中國」憎獰的面目:

國際世界人權日,2010年12月10日,在挪威奧斯陸諾貝爾和平獎的頒獎典禮上領獎的是一張空座椅。一個「野蠻的中國」阻止他的國民出席受領世界最高榮譽之一的和平獎,只因為受獎者與當局有不同的意見。稍早之前,中國還公然以其所謂的經濟實力要脅各國杯葛頒獎典禮。

又一個「野蠻的中國」經由參與國際貿易體系獲利,不思回饋,反而以諸如不公平的匯率制度與稀土禁運等野蠻行為破壞國際貿易體制。

回到國內,馬政府為了鞏固政權,利用「野蠻的中國」恫嚇台灣人民。以拼經濟為名,不顧人民反對,剝奪人民行使直接民權的權力,忽視國家主權與「野蠻的中國」簽訂喪權辱國的 ECFA,並野蠻的挾國會多數包裹過關,規避人民的監督。這個「野蠻的中國」掌握公權力與媒體,打壓反對勢力。任意的擴權,遇事卻只會推拖,完全沒有擔當。

綜合以上,無論國內或國外,所有「野蠻的中國」的行徑,都是藉由「思鄉情懷」鼓吹民族大義所建立的黨國宰制系統,具備美國人權鬥士杜伯斯﹝Du Bois﹞所說「幽魂」的特質,說明如下:

  1. 經濟系統:社會資源分配權的獨斷,獨惠特定族群。例如公教人員享受退休俸存款 18 % 的利率。
  2. 價值系統:混淆的多重是非評定的標準。例如台灣的司法體系受到控制,對於政敵拼命的抹黑,無端的指控。
  3. 暴力系統:公權力的濫用。例如228白色恐怖與新近陳雲林訪台警察砸毀上揚唱片事件等。
  4. 知識系統:愚民教育。例如強制加重高中課程文言文、中國歷史比率。
  5. 政治系統:例如設置高門檻來否定與拒絕直接民權的行使,甲種特考死灰復燃等。

這些「野蠻」的行徑,無論來自國內或國外,都將阻礙台灣民主進步,破壞社會和諧,台灣人民不能坐視。

台灣人民,讓我們一起認清「野蠻的中國」的面目,共同驅趕這個邪惡的幽魂確保「文明的中國」能在台灣發揚。

台灣重新命名答問集

以下是對台灣重新命名問題的答問集:

問:改了名,換了姓,就能改的了,台灣就住在中國共產黨的旁邊嗎??

答 => 台灣正名或重新命名可以跳脫中國所遑稱台灣是「內政」問題的框架,對於國際視聽有很大的幫助。重新命名之後國內的民眾識別清楚,即使各自擁有對「中國」不同的思鄉情懷,也能夠凝聚共識,免除因為名稱混淆所產生的不必要爭議。認同確立之後,國內、外有了區別,能將槍口一致對外,有助於國內的和諧。

問:改了名,換了姓,就能改的了台灣內在的本質了嗎??

答 => 無論站在唯名或唯實的觀點,名稱均是建立「明確」的概念所必須。概念一旦確立即可以免除有心人士魚目混珠,製造紛爭。好處多多。

問:改了名,換了姓,外國人就會"施捨"台灣一個國籍嗎??

答 =>
台灣的未來由全體台灣住民決定。台灣人民需要國際友人的祝福,不需要他國﹝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內﹞的認可。

問:改了名,換了姓,會比現在好嗎??誰能保證呢!!??

答 =>
國家概念一旦清楚確立,可以免除目前因為名稱定義不明所產生的爭議,台灣的社會必將和諧。另外「正名」當然有助於台灣的品牌識別,中國貨在國際上已經被與「黑心貨」或「低價品」做了連結,台灣能夠區隔當然最好不過。

重新命名,只是對既有的國家概念進行重新確立,以凝聚共識,有助於台灣的競爭力的提升。這些問題攸關未來子孫的福祉,應該理性的加以討論以尋求全民共識,這是一個民主社會最基本的素養。

「中華民國」有五號??

雖然共同供奉「中國」為神主牌,台灣社會所謂泛藍「中國派」至少應該分成三派:
  • 中國中國派 - 大概是以傳聞即將在 2013 年接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的連戰為首,加上新黨。
  • 中國區長派 - 目前當權的馬英九一派,臣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奢望換個官派的「區長」職務,以便享受終身富貴。
  • 中國情感派 – 感情牽絆,聽到中國就手軟,卻遠離權力核心,算是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綁架的那一派。目前被穿小鞋的親民黨可以算是這派。

不明瞭這些
大官人到了「中國」怎麼最高的職務只能設定為 「副主席」或「區長」?「中華民國」國民年滿 40 歲不都可以選總統嗎?這些人不都擔任過「中華民國」位尊權重高級行政首長嗎?為何他們要自貶身價?此一「中國」跟他們天天對台灣人宣稱的「中華民國」真是同一國嗎?

即使是已經被革職的前新聞局官員郭冠英都比成千上萬的中國人優秀,
他至少多了國際視野,甚至與技術官僚出身的溫家寶比較都還不遑多讓。

我們因此可以確定這不是能力的問題,而是他們口中的「中國」與「中華民國」根本是不同的國家,他們遇到「中國」就先矮了半截。郭先生仗著幾分才氣在台灣作威作福自稱高級而當他的最高頂層長官屈就為「中國」副手或地方首時,郭先生當然也就不再高級了。真想知道郭先生要如何嚥下這口氣?

討論過程中,一位高舉「中華民國」大旗的好友對以上三派做了更透徹的分類,他將國內藍營的三大政黨描述如下:


  • 新黨的中華民國是「口號」
  • 國民黨的中華民國是「掛號」
  • 親民黨的中華民國是「對號」

他認為只有親民黨叫中華民國是真的,國民黨叫中華民國是假的,通常是有病時才去掛號求「救命」仙丹﹝註:「中國」跟
阿扁一樣是國民黨的特效藥,其實是很不堪的﹞,新黨的中華民國是叫爽的,只是為了分一杯羹。

我相當的佩服他精闢的分析,卻要做一點補充。我們必須加上以下兩號以求完備:
 

  • 台聯黨的中華民國是「廢號」
  • 民進黨的中華民國是「綽號」

這涵蓋李登輝口中所說趨近於現實卻不被藍軍承認的「中華民國在台灣」,還有民進黨在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中白紙黑字所寫的“… 台灣是一主權獨立國家 …目前憲法稱為中華民國 … ”,表示「中華民國」是台灣的一個綽號。朝、野五大政黨,使用「中華民國」這個名稱,通通可以與中國共產黨統治的「中國」區隔,我們可以做成以下的結論:

                      「中華民國」
中國,一邊一國
                      「台灣」
、中國,一邊一國根本就是同意字

不管你口中的「中華民國」
屬於那一號,這樣的區隔都是沒有爭議的。可惡的是政治人物各懷鬼胎,為了政黨的利益,同一個概念,刻意誤導民眾進行不同的解讀,還藉此造成台灣人民的對立。讓台灣人民因為政黨取向不同,卻為同一單一事物,爭得面紅耳赤,甚至導致家庭失和,朋友反目,讓台灣的社會付出巨大的成本。

認清這一點,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爭議,以後台灣人民談論所謂的「中華民國」時,不妨先問清楚對方是拿得是那一號,以免雞同鴨講,浪費不必要的口水。

個人感覺「中華民國、中國,一邊一國」不如「台灣、中國,一邊一國」簡明,而且前者的使用容易在國際社會造成名稱的混淆,建議捨「中華民國」而就台灣。假如使用台灣這個簡單易用的名稱沒有辦法讓全體人民接受,為了社會的和諧,大家何妨動動腦一起為台灣重新命名。這個工作就先由民間展開,並且藉以建立台灣的新 CIS,讓大家經由對國家的忠誠宣示,強化台灣品牌,大家認為如何?

Thursday, December 2, 2010